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林莉莉)记者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召开的电动电池回收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电池寿命计算,我国即将进入大规模处置电动电池阶段。据统计,2024年国内能源电池回收量预计将突破30万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80亿元以上。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大力推进电动电池的回收利用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我国已成为电池生产和使用大国。 2024年,日本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全产业链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收集、储存和运输方面,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满足废旧电池收集、分类、包装、运输、排放和处理的需要,确保废旧电池回收过程中的可追溯、安全和环保管理。在物理处理机方面,我们制定和修订了动力电池拆解、放电、破碎、分类等国家标准,有力推动了动力电池物理处理标准化发展。确保物理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环保。在化学再生方面,针对废旧电池的中间产品回收、测试方法、三处理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出台,规定了回收技术和环保要求,有效减少污染排放,帮助行业节能减排。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2日第11页)